(此文获得广东省思想政治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是对中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打造有效课堂,就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课改的关键。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有效性,从而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构建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备课 默写 导入 创设情境 课堂背书 课堂小结 有效的练习 有效的作业
对于有效课堂,我认为不同的学校应该有所不同,方法也不尽相同。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政治教师,我就如何打造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课堂,结合我多年的教教学经验,来谈谈我对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的一孔之见。
一、有效课堂的条件——精心的备课
1.发挥备课组的作用,进行集体备课。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备课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备教材(教学内容):要吃准教材,提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等。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知识背景):要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原有经验、学生情感状态、多数学生的需要、学生建构上的困难等。只有对自己的学生有深入的了解,教学中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坚持课堂默写,夯实基础。
每堂课利用5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默写,默写的内容是上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学生早晚读背这些重点内容。无论是选择题的考查还是问答题的考查都离不开基础知识,所以平时的教学要注重夯实基础,而实践证明,坚持有效的默写对于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起着很大的作用。
三、精彩导入能先声夺人,调动学生的兴趣。
好的精彩的导入,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也为教学过程创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也为一堂有效的课堂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每个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的导入作精心的设计和布局。下面结合我上课的一些例子谈谈如何导入和目标呈现。
1、利用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导入。
这种导入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它贴近学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如讲到初二《6.3保护个人隐私》时,我问学生:“这是一封写给我们班某位同学的信,请问大家想知道是谁吗?什么内容?能不能拆开给大家读读看?”学生一听到这样的问题,情绪高昂,话语纷纷,并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导入课题。这样的导入自然、贴切生活,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2、采用故事导入。
如讲初二《与人为善》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我先让一位学生上台讲“瞎子点灯--白费蜡”的故事,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故事并思考一下瞎子点灯是不是真的白费蜡?这个故事给大家什么启发?听完故事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归纳出《与人为善》这个课题。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每堂课的导入方法要多样化,尽量不要雷同,而且要注意热点的引入要尽可能及时,使学生感到学思品是很有用的,因为它能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能帮助我们解释身边的事、社会上发生的热点时事。
四、创设问题情境,突破重点、难点、澄清疑点。
要根据教材内容的性质特点,通过有趣故事、时事热点材料或前景呈现,或设置悬念、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情趣。应强调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例如我在设计《培养亲社会行为》中就借助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时下热议的“看到摔倒老人,扶不扶?”的焦点问题,激情引趣,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利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冲突引导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在冲突矛盾中学会应对,掌握具体的助人策略,灵活地解决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五、课堂背书、抽背。
每当讲到重点内容时,我会留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课堂背诵这些重点内容,并进行抽背。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明确重点,记住重点。
六、设计有效的课堂小结。
呈现本课的知识网络,并标出重点知识,然后让学生背书。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
七、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
把握中考方向,熟悉近五年的中考题,课堂练习引进相应的中考题。这样会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八、布置有效的作业。
因为学生的学习科目比较多,学习时间也是有限的,如果布置太多的作业给学生做反而效果差,所以每次我都会在练习册理挑几道有练习价值的题布置给学生做。实践证明,有针对性的作业才是有效的。
总之,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我们教师要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时的教学,多钻研专业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再学习,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美)加里·鲍里其:《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丁舒:“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南京师大学报》,2007.
3、葛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组织与问题建构”,《现代教学》,2006.11.
4、.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5、李进材.有效教学——理论与策略[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